各单位:
为进一步深化学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扎实推进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培育更高水平教学成果,根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2025年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渝教高函〔2023〕6号)和《西南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管理办法》(西校〔2019〕95 号)工作要求,经研究,学校决定合并开展2025年重庆市教改项目及西南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以下简称“市级教改项目”“校级教改项目”)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项目层次、类别及申报名额
(一)项目层次
本次教改项目申报包含市级教改项目、校级教改项目申报。市级教改项目设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校级教改项目设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
为深化学校教育教学综合改革,2025年校级项目设立委托项目,主要聚焦于新农科、新文科、新工科人才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交叉学科专业建设和公共课程改革等领域。
(二)项目类别
2025年市级教改项目及校级教改项目参照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主要领域进行分类申报。为持续推进高校数字课程、数字教材等数字资源建设与应用以及人工智能深度融入的教学改革创新,2025年市级教改项目设“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专项,主要围绕人工智能、知识图谱等方面开展研究,不区分层次。
为深化学校“大思政课”建设,2025年校级项目设立思政专项,主要围绕大思政教育开展研究。项目由学生工作处统筹组织申报,具体申报指标详见《西南大学2025年教改项目申报推荐名额》(附件1)。
项目类别及代码分别为:1.“大思政”教育、2.基础学科人才培养、3.新工科、4.新医科、5.新农科、6.新文科、7.创新创业教育、8.教师教育、9.教材编写使用、10.教学质量评价改革、11.其他、12.“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专项。
各类项目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创新发展为驱动,丰富“人才自主培养”理论与实践,探索构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有效路径,重点围绕双城经济圈教育、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一流本科专业和一流本科课程和教材建设、新型产业学院建设、创新型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工智能通识教材、产教科教融合、实践育人等重点、难点和热点开展研究,具体可参考选题指南(附件2)。鼓励各单位积极整合资源,联合开展重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申报研究工作。
(三)申报名额
按照“限额申报、择优支持、注重实践、分类培育”的原则,综合考虑各单位专职教师人数、往年教改立项结题情况、专业建设成效、人才培养实效,分配推荐申报名额,详见《西南大学2025年教改项目申报推荐名额表》(附件1)。
根据有关文件精神,获得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国家级金奖、银奖项目,可申报立项为市级重点项目;获得国家级铜奖和市级金奖项目,可申报立项为市级一般项目。为强化成果培育,提高研究质量,请此类项目负责人严格按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标准及规范填写项目申报书。项目经学校规范性审查后推荐至市教委,由市教委审批后立项。此类项目不占用推荐名额。
二、申报条件及要求
(一)市级教改项目申报条件
1.项目主持人及主要研究人员应具备较强教学能力、较高学术造诣,丰富的教学或教学管理相关工作经验。项目主持人应具有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其中,重大项目的主持人应具有专业技术三级及以上职称,重点支持知名专家和教学名师牵头开展重大项目研究。
2.项目主持人仅限1人,重大项目主要研究人员(含主持人)限9人,重点项目、一般项目主要研究人员(含主持人)限7人。
3.项目主持人仅可申报1个项目;主要研究人员不得同时参研超过2项的市级教改项目。历年未结项或立项后被撤项未满3年(自撤项发文之日起计算)的项目主持人不得申报本项目。
(二)校级教改项目申报条件
1.项目主持人原则上是我校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或取得硕士学位、有 2 年以上教学经历)及以上的在职教学管理人员,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2.项目主持人仅可申报1个项目,主要研究人员不得同时参研超过2项的校级教改项目。历年未结项或立项后被撤项未满3年(自撤项发文之日起计算)的项目主持人不得申报本项目。
(三)结题及研究成果要求
强化项目研究的问题导向和实践导向,聚焦研究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实际问题,注重改革实践和产出,提出改进教育教学的有效措施,项目最终形成成果包括但不限于改革制度文件或实施方案、课程、教材及相关案例等。
(四)其他要求
1.近3年因教学事故或师德师风问题受到处理的教师不得参与项目主持或主研。
2.截至2025年3月27日前,已经获得省级及以上立项资助且实质研究内容相近的项目(含国家级、省(市)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级相关学(协)会项目等)不得参与本次项目申报;未结题的市级教改项目主持人不得作为主持人参与本次项目申报;获得各级教学成果奖励后,无新研究内容、无可预期的重要突破的项目不得参与本次项目申报。
三、申报遴选程序
(一)学院推荐
各单位严格按照推荐名额表,统一组织项目申报与推荐工作。推荐名单须经公示无异议后提交。
(二)学校遴选立项
市级教改项目:学校根据各单位推荐,择优遴选产生市级教改项目推荐名单。未能入选市级教改推荐名单的项目,立项为校级一般项目。
校级教改项目:学校根据各单位推荐的校级重点项目,择优遴选立项,未能入选重点项目的立项为一般项目。一般项目由各单位遴选推荐,直接予以立项。
四、工作要求
(一)认真组织项目推荐
各单位有计划地组织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确定专人负责组织开展本单位教改项目工作,对项目负责人申报条件、《立项申请书》内容的真实性、方案的可行性、经费预算的合理性、预期目标能否实现等进行把关。
(二)规范项目申报材料
1.根据申报项目类型,认真填写《西南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申请书》(附件3,简称《校级立项申请书》)《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申请书》(附件4,简称《市级立项申请书》),保证内容真实,无知识产权纠纷。凡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的取消申报资格。
2.本次项目申报采用线上填报评审方式进行。线上填报网址:ps.cqooc.com。账号密码由各学院(部)管理员设置。请申请项目的老师,根据系统要求,分别在相应的评审活动内填报和提交申报书。
另需各单位统一提交以下材料:
(1)签字盖章后的《西南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申报汇总表》(附件5,简称《汇总表》)。汇总表需提交纸质版、电子版各一份,电子版以“学院名称+教改项目申报汇总表”方式命名发送至jwcjyk207@163.com,纸质版提交至本科生院教学研究与专业建设科。
(2)《市级立项申请书》纸质文档一式一份,提交至本科生院教学研究与专业建设科。
3.申报材料由单位组织统一提交,不受理个人申报。
(三)严格掌握时间节点
请各单位严格掌握申报时间,除市教委发布通知申报单列的教改专项外,2025年原则上不再开展教改项目申报工作。本次教改项目申报截止日期:2025年4月14日(星期一)18:00,逾期不再受理。
其他未尽事宜请与教务处教学研究与专业建设科联系。
联系人:邹士鑫 邓怡迷 联系电话:68252390
联系地址:文俊楼(南区行政楼)207办公室
本科生院
2024年3月28日
- 附件【相关附件(附件1-7).rar】已下载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