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正文
学校举办2025年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第三期暨骨干教师沙龙第二期
发布时间:2025-10-13 10:18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1010日、11日,学校在31教智慧教学楼举办2025年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第三期暨骨干教师沙龙第二期。本次培训以“AI赋能教学设计”为主题,邀请清华大学学堂在线培训中心培训师刘鹏、智慧树金课咨询师李果主讲;骨干教师沙龙邀请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于同奎、文学院教师占如默、地理科学学院教授杨平恒、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 软件学院教师王英担任分享嘉宾。

培训活动中,刘鹏聚焦高校AI课程建设,详细介绍了雨课堂在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创新、PPT制作优化等方面的具体应用,向老师们逐步演示了借助智慧教学工具有效提升课堂互动与教学效果的方法路径。李果则阐述了AI赋能教学设计的多元途径,他围绕国家级一流课程建设及申报、各类教学大赛的支持及培训、教学内容设计开发等,详细讲解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以教学比赛与课程申报为抓手,优化教学体验、提升教学质量。培训过程中,参训教师就“AI工具如何更精准适配学科教学”“如何利用AI提升课程建设水平”等话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骨干教师沙龙分文科组及理科组同步开展,文科组于同奎分享了经管类课程“玩游戏,学理论”的体验式教学方法以及团队自主研发的行为实验系统,其课堂教学通过“参与—启发—理论(PIT)”方法,让学生在游戏中获得实践经验,再经过讨论和讲解深化认知,有效解决课程理论抽象、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占如默从自身职业发展经历出发,分享其在学院评估认证工作、数字化教学转型、教学及科研成果积累方面的实践经验,为青年教师们提供了诸多可借鉴、可复制的教学方法及设计思路。

理科组杨平恒聚焦地貌学课程建设,针对课程理论复杂、学生基础参差等问题,提出AI+BOPPPS”持续改进教学模式,通过搭建智能化教学平台、构建高质量知识图谱与新形态数字化教材、打造个性化学习环境与动态综合评价体系等途径,实现教学全流程优化,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及教学精准度;王英从“让AI课程更有AI味道”的目标出发,从虚拟仿真、数字素材、AIGC、课程网站、课堂游戏五大维度分享了AI赋能教学新思路。她通过生动的课程实例向老师们展示了多元AI工具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为理工科教师开展数字化课程教学提供了宝贵经验。

本次培训让青年教师对AI赋能教学设计有了更深入、更具体的认知,后续,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将持续关注教育领域前沿动态,聚焦教学资源开发、教学成果培育、教学竞赛能力提升等方面,为青年教师成长发展持续助力。